对于煤炭资源整合后的后期法制建设,我们结合省政府文件,明确参与兼并重组企业的新增资源范围,明确兼并重组后煤炭企业资源采矿权价款的处置意见,并积极争取《省煤炭条例》修订工作列入省立法计划中。
情系新疆发展十年600亿打造能源企业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整合重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个国有重点煤矿设立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2009年在全国煤炭企业百强中,按煤炭产量排名为第7位,综合排名为第12位。10月26日,龙煤集团在乌鲁木齐高新区注册成立了新疆龙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公司),注册资本金4亿元。
2009年入疆的龙煤集团,与自治区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的四个合作项目,其中在伊犁、准东、吐哈的三个开发项目都得等待政府配备资源才能进行。赵君国表示,深夜归来,想家是常有的事。21世纪的竞争是资源的竞争,龙煤集团作为东北和蒙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集团,也面临着资源接续紧张的难题。2009年7月4日,第二次入疆考察的龙煤集团迅速作出决策,进驻新疆、建设新疆、发展新疆,定于7月21日与自治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期负责新疆煤炭矿区规划审批的某相关人士说:到这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之前,新疆已经找不出一块还没有被圈定或者是没有划给某个集团的煤田了。
本着快干事、干实事、干成事的原则,新疆公司先后与阜康市政府、新疆盈科公司、新疆天发新能源矿业公司、新疆恒润泰公司就煤矿及资源合作、收购、开发进行了洽谈,达成了意向性合作协议。艰辛付出,获取的这些煤炭资源的可靠性、各种证照的真实性和图纸资料的准确性,为龙煤集团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储量依据。评估过期是指在一个评估周期内,评估结果一年内没有使用,则视为过期。
正大兖煤反对二次评估榆神公司2001年成立,2002年开始兴建榆树湾煤矿,到2006年10月被兖州煤业和正大能源接管时,已基本建成。在直接卖煤利润更高的情况下,煤化工项目是否应该停摆?尽管当地政府还在大力引入煤化工项目,计划未来10年投资9600亿元于煤化工项目,但煤化工吸引力已大不如前。煤化工项目风险时至今日,正大能源在陕西投资了甲醇向下游转化的MTO(煤制甲醇制烯烃)技术研究工作,投资建立了MTO试验装置并获得成功,该技术已在包头由神华建设了全球首套60万吨装置。在煤化工投资中,地方政府以较低的价格配套煤炭资源,成为通行做法。
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表示,发改委审批项目中榆树湾煤矿的规模不算大,但非常出名,它已经是个政治矿。地方经济孱弱,榆神公司凭借榆树湾煤矿就成为榆林市市属龙头企业。
榆树湾煤矿到底如何解决,分管煤炭和国资的万恒副市长显然很有发言权。不过他的建议是以二次评估为前提,而兖州煤业和正大能源反对二次评估。这种经营格局,自2006年10月10日后一直延续至今。当时煤炭行情惨淡,市场价仅50-60元/吨,煤老板因亏损而外出躲债,政府很希望引入外地资金。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 MTO尚在探索过程中,政府审批谨慎当属必然。尽管主管官员不愿意对媒体多说,但记者获取的一份针对该事件的协调会的会议记录显示,榆林市和陕西省国资部门倾向于重新评估,采用招拍挂形式交易。由于榆树湾煤矿尚未办理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证,存在违法生产的问题。两家公司当初都是政府部门招商引资而来。
按当初政府招商引资时签订的协议,榆树湾煤矿由兖州煤业占股41%,正大能源占股40%,榆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占股19%,不过目前股权仍100%掌握在榆神公司手中,榆神公司是榆林市市属国有企业。如果拿不到榆树湾煤矿股权,这些投资将血本无归。
兖州煤业和正大能源现在担忧的是,政府当初的招商承诺是否能够兑现。牵涉利益巨大漫长的决策过程,使机会慢慢从投资方手中溜走。
2006年3月17日,在陕西省发改委协调下,兖州煤业、正大能源、榆神公司三方的股权比例最终调整为41%、40%、19%,兖州煤业占有相对控股地位。张宝才也表示反对进行二次评估,他认为榆林市国资委2009年7月出具的榆政国资发[2009]34号文依然有法律效力,截至目前也没有发文废止,还应遵守。榆林市国资委主任高登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榆林市国资委将聘请中介机构对煤炭进行评估,估计一个月就可出结果。据悉,陕西省和榆林市政府近期将对榆树湾煤矿矿权处置形成最终意见,结果可能对正大能源和兖州煤业颇为不利。但最近当地政府试图进行二次评估引起了投资方的不满,谢炳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家外资公司,我们在大陆投资了200多家合资公司,从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煤化工企业话语权也因此被削弱,在煤炭资源更具价值的今日,当地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白菜心被人咬上一口。
神府煤田自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以来,榆林本地人参与开发多是以小煤矿方式进行,未成长出一家大型企业,也没有大型煤矿开发经验,这可能是当初榆林市政府为榆树湾煤矿外出招商的原因。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制定了为煤化工项目配置煤炭资源的招商引资政策,正大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兖州煤业(600188)2003年由此先后介入配套煤化工项目,如今兖州煤业煤化工项目早已建成投产,但当初承诺给二者的配套煤炭资源 榆树湾煤矿的股权仍未转让到位。
记者了解到,榆神公司之前曾向中介咨询过上市事宜,中介机构的回复是,榆神公司掌握煤炭资源太少。如果能正常生产,年产早就上1000万吨了。
事实上,随着煤价一路上升,外来投资廉价圈占本地资源的舆论泛起,民意汹汹之下,决策部门变得小心翼翼,步步谨慎。榆林市榆阳区工商局已分别两次下达1000万元及780万元处罚单。
正大能源在榆林开展了甲醇制烯烃项目的核准工作,但因未通过国家环保局评审而受阻,目前正在积极协调。记者了解到,榆树湾煤矿今年的保守煤炭产能超过500万吨,煤炭销售权由合资方之一的榆神公司独家代理,榆树湾煤矿按照300元/吨卖给榆神公司,再由榆神公司按照当地目前不低于480元/吨的市场价卖出,其中的利益巨大。而榆树湾煤矿2007年评估结果在有效时间内已经由合资三方签字认可,并已有了政府确认结果,只是项目审批程序尚未完成,原评估价值仍合法有效。谢炳称,当时一位副省长告诉他,陕西省政府正在实施煤炭资源三个转化政策,以延长煤炭产业链,正大能源如果没有转化项目,占比25%,如果有转化项目,占比可提高,谢炳由此决定上马煤化工配套项目。
兖州煤业目前已上马60万吨/年甲醇项目,总投资为38亿元,截至2010年9月底,累计生产甲醇51.11万吨,亏损6.23亿元。当地有舆论认为,兖州煤业和正大能源可能通过某种不正当途径抢取了地方利益。
也是在2003年,兖州煤业通过陕西省政府的招商引资,介入了该煤矿。企业也得以从煤炭利润中补贴煤化工方面亏损。
令兖州煤业为难的是,作为一家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公众公司,已多次向投资者披露榆树湾煤矿进展,从2003年至今政府部门所出具30余份文件均明确表示要按照协议转让方式处置榆树湾煤矿资产,如今突生变化,对投资者不好交代。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正大能源董事长谢炳和兖州煤业董事兼董秘张宝才表示,当年能以较低价格入股,是因为煤炭不值钱。
记者在市政府大楼找到其秘书,但被告知万市长到下面调研了。北大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如果证实是当地政府给投资方造成的损失,投资方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赔偿,如果没有约定赔偿条款的,也可以通过仲裁方式申请补偿。这也让兖州煤业很担心煤矿产权旁落,因为建甲醇项目时并未设置煤厂,也未设置进煤口,即使兖州煤业从外面购煤,要先运到榆树湾煤矿的专用皮带上才能送到甲醇项目生产线上。位于陕北的榆林市因煤炭资源丰富而被称为中国的小科威特。
无论是兖州煤业,还是正大能源,都希望借助煤矿利润来填补窟窿。榆树湾煤矿股权转让完成后,榆神公司只有19%股权。
谢炳称:如果是违反法规,可以追究我们责任,没有违法政府就应该遵守自己订下的协议。掌握煤矿经营权,是兖州煤业和正大能源关键时期挟以自重的因素之一,按照约定,建设项目未竣工验收完毕,原接管领导班子不能解散,投资方可以以此方式继续掌控煤矿,直到股权转让完成。
因而有人称,如果不是正大能源外资身份,而仅有兖州煤业投资,相关手续可能早已办下来了。榆林市经济实力在陕西省排名第二,2005年榆林市即成立上市领导小组,但尚无一家上市公司,榆神公司上市也符合地方利益诉求。